11月10日至12日,纪念《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创刊十周年暨第三届高等教育青年学者论坛在中国体彩网,体彩网召开。此次会议由《高等教育研究》杂志社、苏州大学期刊中心、苏州大学教育学院联合主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协办。中国体彩网,体彩网党委常委、副校长姚建林出席开幕式。 期刊界领导、知名专家学者、期刊代表、校内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来自全国的高等教育青年学者近200人参加会议。开幕式由期刊中心主任江波主持。
姚建林介绍了中国体彩网,体彩网办学的基本情况、期刊中心的办刊工作和《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的发展历程。他指出,创刊十年纪念,不是驻足点,而是再次加速的起跑线。学校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期刊发展,希望《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向一流教育学术期刊迈进,为学术创新与繁荣贡献更大力量。
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学报》主编刘曙光向《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编辑部表示祝贺,指出新时代高水平的学术期刊要与学科、学人、学院、学术组织结成同盟,成为学术活动的组织者、学术成果的催生者、人才培养的园圃。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理事长高宝立指出,《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成功经验中的事业情怀、专业态度、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值得推广。江苏省期刊协会会长沈建国肯定了《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取得的骄人成绩,并期待编辑部以创刊十周年为契机,进一步强化精品意识,为建成教育强国、构建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作出新的贡献。
会上,《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主编、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张应强宣读了获评《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突出贡献审稿人”“突出贡献作者”“最具影响力文章”的名单。江波公布了《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青年编委会名单。
青年编委会主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王建华教授代表青年编委会发言。他认为,青年编委会的成立为青年学者参与并推动学术发展创立了一个新机制,愿意支持配合编辑部做好青年编委会工作,促进学报教科版的高质量发展。
大会报告阶段,教育部人事司原一级巡视员、教育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原主任赵丹龄解读了我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指出我们正处于一个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而青年人才大有作为的时代。浙江大学张应强教授指出,应关注建设中国自己的高等教育学,建设作为现代学科的“大高等教育学”,建设富有理论品性的高等教育学。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阎光才教授指出,拔尖创新人才涌现的要件有智力与人格、制度与文化环境和其他不确定因素,学校教育应关注人的培养。北京大学教授蒋凯指出,构建自主知识体系与理论创新密切相关,理论创新是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中科技大学陈廷柱教授指出,基于人工智能的学习分析需要解决技术手段智能化、成果呈现可视化、应答服务即时化的问题,院校研究的专业化方向是向智能化演进。南京师范大学王建华教授认为,应基于科学的绩效分析体系促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南京大学吕林海教授指出,需要从文化的视角审思中西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重视批判性思维培养。江波指出,学术期刊发展理应回归学术共同体,建立实现学术价值共创的学术生态圈。
在分论坛阶段,60位青年学者围绕数字时代的高等教育变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校教师发展及制度支持,学生发展与教育,跨学科、有组织科研与评价、高等教育理论与现代化发展等主题作了报告。南京师范大学沈书生教授、程晋宽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阎光才教授、郑太年教授、董轩教授、沈伟副教授,南京大学吕林海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陈廷柱教授,浙江大学张应强教授、陕西师范大学龙宝新教授,苏州大学崔玉平教授、曹永国教授等对青年学者的报告进行了一一点评。
会议期间,《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召开首届青年编委会会议。十余位青年编委代表共聚一堂,围绕期刊战略发展、扶持青年人才举措、青年编委的职责与权利等问题展开讨论,初步确立了青年编委会下一步工作的方向。
闭幕式由教育学院副院长、《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副主编曹永国主持。《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创刊主编、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周川认为,高等教育学科给后辈学者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高等教育青年学者论坛和期刊都期望推出青年一代观点新颖、方法规范、逻辑严密、言之有物的论文。张应强教授谈到,青年学者是学科的希望和未来,青年学者要有理想、有信念、有时不我待的精神和对学科的深厚情感,而期刊要以培育青年人才为己任,为学科发展作出贡献。